相关阅读>>
行业概述
复合肥料与混合肥料的综合称为复混肥料,其所含养分量超过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或更多。此类肥料可借助化学工艺制作或经混合调配而成,包括二元类型(例如NP、NK、PK等)及三元类型(NPK等)。该类肥料在节省包装与运输成本,缩减施肥次数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还能根据本地土壤营养成分的供给情况以及目标农作物对于营养需求的特性,精心设计养分配比,从而研发出适应特定土壤条件与农业需求的个性化肥料。从制法上来划分,复混肥料又可以被细致地划分为化学合成复混肥、混合制成复混肥、掺杂复混肥以及有机与无机复混肥四大类别。
在复混肥料产业的广阔产业链条上,上游环节主要涉及到诸如煤炭、磷矿石、钾矿石以及硫磺等等各类精细化的化工原材料,这些宝贵资源经过科学合理的化学反应,最终转化成为合成氨、光卤石等等不可或缺的中间产品,而它们又进一步地催生出了优质的钾肥、氮肥以及磷肥这三种基本类型的肥料;作为产业链的中枢地带,中游环节集中展现着混成肥的研发和生产供应;至于下游区域,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了广大的农业领域以及各类园林绿色工程等等。
行业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2020年以来,由于种种复杂因素,全球粮食贸易受到严重干扰,各个国家纷纷加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加大了对粮食领域的扶持政策力度,从而直接推动了化肥市场对于各类化学元素肥料的需求量逐步上升。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化肥生产所需的大宗商品价格节节攀升,特别是氮、磷、钾和硫磺这些基础性原材料的价格更是维持在高位震荡状态,致使化肥产品价格无法摆脱上涨趋势。为了平衡这种全球化肥业的动荡局面,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国内化肥产业的“保供稳价”工作,其中包括严格执行出口法检制度、建立化肥商业储备机制、组建化肥保供专项工作组以及确保重点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要素供应充足等等。此外,政府还向各大重点化肥生产企业下达了最低生产计划,以期通过这些综合手段来实现化肥市场的平稳发展。
(2)市场需求增长
伴随着国内粮食需求持续攀升,农业生产对于化肥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深,这无疑为化肥产业创造出了巨大且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种植结构的逐步调整,广大农民对于优质高效化肥的需求亦在持续增长,进而推动了化肥产业的产品升级及结构调整。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不仅带动了销售业绩的显著提升,更为化肥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适应日益变化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化肥制造企业必须在科研创新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及资源,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改善产品性能。同时,他们还需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大力降低生产成本,以期提高自身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成为了强大的引擎,吸引了大批的资金和精英才俊纷纷涌入化肥制造业,从而大大加速了整个行业的繁荣兴盛。
2、不利因素
(1)行业集中度低
目前,在我国境内化肥生产商数目繁多且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产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同质化问题。由于企业的规模、资本以及人才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化肥企业在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等关键领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基础上,行业集中度不足使得市场竞争愈加白热化,频繁爆发的价格战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使其无法投入足够的财力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这无疑会对行业的持久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再者,行业集中度不高亦加大了监管工作的复杂程度,给行业的规范发展及健康运行带来一定困扰。
(2)研发水平薄弱
现阶段,国内诸多化肥企业对于研发领域的投入程度普遍较低,研发实力亦相对孱弱,使得其研发能力明显不足,进而在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良及智能化生产等重要环节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日益增长的对于高效且环保型肥料的需求。这种状况无疑极大地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创新活力与市场竞争优势,使得我国化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地位相对不利。另外,研发水准的欠缺同样对化肥产业在资源利用率提升和环保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形成了严重制约,从而导致化肥生产流程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这一情况不仅直接加大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对行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行业产量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复混肥料行业产量4526.37万吨,2023年中国复混肥料行业产量4865.99万吨。2019-2024年中国复混肥料行业产量如下:
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肥料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物资,它的生产以及应用的合理性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乃至人民生活质量都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国家对于肥料这一产业领域设定了相应的法律及法规来加以规范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行业的准入门槛、生产经营运作等各方面。当前,我国在肥料行业采取了极其严谨的产品注册管理制度,任何未经注册许可的肥料产品均不得进行进口、生产、销售以及使用。随着一系列涵盖国家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以及技术规程在内的新型肥料标准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对于肥料产品的监管力度也在持续地加强。此外,肥料行业作为化工产业的分支之一,因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高污染问题,对于环保资质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这种严格的准入机制不仅为新进企业设立了较高的资质门槛,同时也有效地抑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从而推动了行业集中度的稳步提升。
2、技术壁垒
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了严谨周密的复混肥质量法规,包括技术指标、实验手法、检查规则、商标标识、货物包装、运输流程以及存储条件等全方位的界定。与此同时,复混肥产业正在不断朝着专业化、生态化、高效化的趋势演进,其生产过程涵盖了新材料应用、综合化学工程、植物营养学、土壤科学等诸多领域,这就需要各学科技术的深度交融与整合。因此,日益完善的行业准则及持续提升的行业科技水平,对生产厂家的研发实力、工艺水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3、品牌壁垒
伴随着农民对科学施肥观念的日益提升,肥料产品日益显现出商品化特征,肥料产业的竞争态势亦从过去单纯的价格竞争逐步向高品质竞争、服务质量竞争以及品牌价值竞争转变。在这种大环境下,肥料产品唯有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与良好的口碑方能赢得广大农户的信赖。然而,当前国内复混肥及有机肥生产企业在整体行业格局较为分散的背景下,其经营策略往往缺乏科学性与前瞻性,品牌意识淡薄,诚信度有待提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形象亦存在优劣之分。因此,生产企业需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与时间,历经长时间的市场洗礼,方有可能塑造出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4、营销网络壁垒
为了进一步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生产企业应致力于缩减生产、物流运输、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运作范围与半径,通过深入拓展农村地区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使得我们的服务能够更加贴近农民的实际需要,深入到农田的每个角落。因此,许多生产企业正在积极加强自身的营销网络建设,将产品配送、产品销售、农业化学服务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等各项业务进行有机融合,并通过直接面向农民的终端销售网点来提升市场反应速度,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5、资金壁垒
由于肥料生产的特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常表现为大规模的原材料采购和大量的产品产出,导致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极为旺盛。此外,运输和仓储过程中的巨大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再者,为了强化产能规模、提升技术与工艺水准,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构建以及产品研发等环节上亦不得不持续注入资本。为了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本支付运营所需费用并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选择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肥料生产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行业产量预测
预测,受中国复混肥料市场需求的增长,2025-2031年中国复混肥料行业产量平稳上升。2031年中国复混肥料行业产量6552.92万吨。2025-2031年中国复混肥料行业产量预测如下:
版权所有 © 2023 智研瞻行业报告网www.zhiyanzhan.com,转发请注明来源,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