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述

众所周知,茶是全球范围内备受赞誉的三大健康饮品之一,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以及维生素与矿物质等等,对于促进精神清醒、增强胃肠蠕动、抵抗体内自由基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因此深受全球各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白茶作为一种轻度发酵茶(氧化程度5%-15%),以其成品茶“银针白毫”以其独有的芽头特征、密布的白色茸毛、银光闪闪、洁白如雪的独特外观驰名遐迩。根据鲜叶原料的差异性,白茶又粗略地分成芽型、芽叶型以及多叶型这几个类别,其中,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白茶品种如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等,都是以芽型为主。

在我国白茶行业的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筑起了一个布局完整且有序运行的产业生态体系。从茶树的精心栽培与养护,到茶叶的精细加工与制作,再到市场销售及品牌形象的有效推广等环节,均需要各部门间高效地协作配合,以确保白茶产品能够始终保持卓越的品质以及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展望未来,伴随着国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者购买力的不断增强,白茶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有益健康的饮品,其消费需求有望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

白茶行业产业链结构图片
白茶行业产业链结构

行业商业模式

1、采购模式

白茶制造商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主要侧重于茶叶原料及其相关包装辅助材料。公司内部设立了一套完善的采购管理机制,由各经营单位采购部门、供应链管理部门、原材料采购管理委员会、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携手共建,形成了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的采购架构。在此之中,原材料采购管理委员会作为采购管理的核心决策机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供应链管理部门则是整个中国茶叶采购环节的规划、协调、统筹、监察机构;各经营单位采购部门则是具体执行采购任务的关键部门;而各经营单位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仓储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则分别从各自的职责出发,积极参与到原材料采购的全过程中来,对采购业务进行严密的监控和协助,以确保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生产模式

白茶业界通常采纳“以销定产”的策略作为生产指针,秉持着自主生产占主导地位,委托加工为辅助手段的生产布局。在自主生产环节中,白茶企业旗下的各个茶叶加工厂承担起主要责任,各生产单位依据全年销售规划,精心制定出详尽的年度生产计划,并将其细化为每月的具体任务,制定出相应的月度生产计划。技术部门则会根据市场需求,下达产品拼配方案以及生产指令,各工厂据此安排生产流程并严格执行。

3、销售模式

白茶产业中,企业采纳了以经销商为主导,直接销售为辅助的销售策略。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销售网络中,由总部销售管理部门以及各经营单位的销售团队协同合作,共同构成了企业的销售体系。该体系坚持实行统一策略规划及分工分层实施的管理原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总部销售管理部门作为企业整体销售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与决策者,负责对整个销售队伍的动向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统筹与协调。同时,各经营单位在参考总部销售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分别设立相应的对口部门或者岗位,从而建立起清晰明确且分工明晰的销售管理体系。

行业产量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4.46万吨,2023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10.05万吨。2019-2024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如下:

2019-2024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图片
2019-2024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

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集中度偏低

目前在我国,白茶产业的集中程度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市场上充斥着众多企业,分布较为零散,整体的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并且主要由中小型及私营业态所组成,因此在应对各类市场风险时的抵抗力显得尤为不足。不仅如此,大部分制茶企业都存在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问题,没有能够准确把握现代企业管理的脉搏,从而陷入了家庭式或者是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困境之中,使得这些企业在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以及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这为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

(2)品牌建设不足

在我国白茶行业中,普遍存在着优质茶叶与知名度不相匹配的现象,同时,众多中小规模的茶叶生产商由于其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产品信息公开度较低以及产品种类较为单一等问题,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和饮用过程中无法获得理想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龙头企业数量稀缺,品牌建设工作滞后,品牌企业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相对较小,未能对整个产业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力,因此,品牌建设道路仍然漫长且任重道远。

(3)市场环境有待改善

在现今阶段,白茶类商品的销售路径已涉及到各大知名零售连锁店,如星巴克、宜家等;此外,远近闻名的茶叶批发市场,如北京马连道、广东芳村等;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贸集市和各式各样的超市、百货中心也同样参与其中。然而即便如此,市场上的各经营商仍然呈现出复杂分散、规模不一的现状,使得整体市场呈现出相对杂乱无章的态势。在此背景下,众多小型茶业公司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规范化运营水平、增强对品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保障产品质量,以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我国茶业尤其是白茶市场,急需更多具备一定规模及影响力的大型品牌企业,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树立起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感,从而引领整个行业向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行业产量预测

预测,受中国白茶市场需求的增长,2025-2031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平稳上升。2031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18.08万吨。2025-2031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预测如下:

2025-2031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预测图片
2025-2031年中国白茶行业产量预测

行业壁垒

1、品牌壁垒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的结构与层次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呈现出显著的消费升级态势。在此背景下,广大消费者对于白茶产品的品质以及健康属性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他们愈发重视品牌化商品的选购,消费者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白茶产品,对品牌的信赖程度和依附性也随之逐渐增强。优质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产品口碑已然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这将助力企业提升其产品附加价值,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品牌作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是企业在茶叶新品研发、质量管控、食品安全保障以及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中持续付出努力、不断进行改进的成果展现,这其中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沉淀。因此,对于白茶行业中的新兴企业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积累起丰富的消费者口碑或者迅速构建并树立自家的知名品牌,无疑并非易事。

2、规模化经营壁垒

随着茶叶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行业集中度将会逐步提高,部分代表性不足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被市场自然淘汰的风险,而那些拥有雄厚生产力基础并实现大规模生产经营的企业,其竞争优势必然愈发显著。此类大规模白茶经营单位,需对茶园基地区域、厂房建筑设施、必要的生产装备选购,以及各类产品创新研发、员工专业素质提升培训以及市场拓展宣传等诸多环节进行大量投资,从而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然而,对于刚刚踏入该领域的新兴企业而言,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因此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他们往往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

3、销售渠道壁垒

大型的白茶制造商们需积极构建完善的销售途径以拓宽下游市场空间,以此提升自家品牌的声誉以及市场份额。由于销售渠道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白茶产品的销量以及销售范围,因此,大型白茶制造商们经过长年累月的业务拓展后,已在所在地区搭建起成熟稳健的产品销售渠道,培养出了一批合作共赢的长期客户,并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为了搭建完善的销售路线,亟需建立销售网络并不断培养消费者群体,这些都离不开长期且持续的营销投资、高效实用的管理体制以及时间的沉淀积累,使得这对于新近涉足该领域的业界同仁来说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和障碍。

白茶行业壁垒图片
白茶行业壁垒

版权所有 © 2023 智研瞻行业报告网www.zhiyanzhan.com,转发请注明来源,侵权必究!